诗词原文
夜归
唐·韦庄
江头落日照平沙,
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
见人惊起入芦花。
有兴能来故差易,
真愁回棹似山阴。
西风漫漫吹黄叶,
一夜归心到海门。
(注:“有兴能来故差易,真愁回棹似山阴。”这两句并非韦庄某首知名诗作中的原句,可能是后人拼凑或误传,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它们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夜归”诗中,并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其词风清丽,多写闺情离思,感情细腻,语言流丽,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江边的夕阳映照在平坦的沙滩上,潮水退去后,渔船倾斜地停靠在岸边,一对白鸟在水边站立,见到人后惊飞入芦花丛中,有兴致来此还算容易,但真正愁苦的是回程的船桨仿佛要划向那遥远而忧郁的山阴之地,西风吹着漫天的黄叶,一夜之间,归心似箭,直抵海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归家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前两句写江边的景色,夕阳、沙滩、渔船、白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画面,后两句则转入抒情,通过“有兴”与“真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归途的不同心情,最后以“西风漫漫吹黄叶,一夜归心到海门”作结,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归家愿望。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与抒情之间巧妙转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深刻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基调,后两句的抒情,则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化了主题,使全诗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特别是“有兴能来故差易,真愁回棹似山阴”两句,通过“有兴”与“真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不同感受,既有轻松愉悦的一面,也有深沉忧虑的一面,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全诗更加引人入胜。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韦庄在某个傍晚归家途中的心情,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更迭,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家乡、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首诗中的“真愁回棹似山阴”,可能暗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一夜归心到海门”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回归的心情。
由于“有兴能来故差易,真愁回棹似山阴”并非韦庄原句,以上解析是基于虚构情境进行的,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并展示如何对一首古诗进行全方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