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良月似春时,真有梅花如许枝。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杨万里

旧闻良月似春时,真有梅花如许枝。

孤影夜寒谁肯见,微香风递几人知。

欲传春色三分意,不怕霜威十分欺。

却笑当年桃李伴,等闲开落只争时。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风格幽默诙谐,并善于从民间口语中提炼入诗,因此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译文

早就听说农历十月(良月)的景色如同春天一般,如今真的看到了这么多梅花绽放的枝头,在这寒冷的夜晚,孤独的梅花影子有谁愿意去看呢?淡淡的香气随风飘散,又有多少人能够知晓呢?梅花想要传递春天的三分暖意,毫不畏惧严霜的十分欺凌,反而笑话当年的桃李同伴,只是随意地开落,只知争夺一时的春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寒冷季节中孤独绽放的景象,赞美了梅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也通过对比梅花与桃李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品格的赞赏。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寒冷季节中孤独而坚韧的形象,首联“旧闻良月似春时,真有梅花如许枝”以听闻与实见相对照,突出了梅花的繁茂与美丽,颔联“孤影夜寒谁肯见,微香风递几人知”则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梅花虽美却无人欣赏的遗憾,颈联“欲传春色三分意,不怕霜威十分欺”进一步赞美了梅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格,尾联“却笑当年桃李伴,等闲开落只争时”则以桃李为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高洁与不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赞美梅花品格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万里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人,杨万里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他在生活中可能经常接触到梅花这种植物,并对其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格产生了深刻的感受,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梅花的品格,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风气或现象,即人们往往只关注那些短暂而华丽的事物,而忽视了那些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通过赞美梅花,诗人也在呼吁人们应该更加珍视和尊重那些具有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品格的人或事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