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东坡引
朝代:宋代
作者:刘过
菊开便是东坡节,酒尽空哦清昼诗。
醉眠芳草唤不起,梦逐秋风度翠微。
千古高风谁继得,先生去后几人悲。
空余旧日题诗处,墨色淋漓映夕晖。
作者简介
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南宋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一生未得显达,却以豪放著称,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交往密切,有《龙洲集》《龙洲词》传世,刘过的诗词多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对时局的忧虑,风格慷慨激昂,语言质朴自然。
译文
菊花盛开之时便是纪念东坡先生的节日,酒已饮尽,只能空自吟诵着白天的诗句,醉卧在芳草丛中难以唤醒,梦境随着秋风飘向那青翠的山林深处,东坡先生千古高风亮节谁能继承,他去世后又有几人感到悲伤呢?只留下昔日题诗的地方,墨迹淋漓,映照着傍晚的余晖。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菊花盛开的季节(象征东坡先生的高洁与坚韧),以及诗人醉酒吟诗、梦逐秋风的情景,表达了对苏轼(东坡居士)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诗中“酒尽空哦清昼诗”展现了诗人对东坡诗词的热爱与模仿,而“千古高风谁继得”则流露出对东坡精神难以传承的感慨。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东坡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苏轼高尚品德与文学成就的无限敬仰,诗中“菊开”与“东坡节”相呼应,既点明了时节,又寓含了对东坡高洁人格的赞美,而“酒尽空哦”与“梦逐秋风”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东坡诗词的沉醉与追慕,以及自己在追寻东坡精神过程中的孤独与迷茫,结尾处“空余旧日题诗处,墨色淋漓映夕晖”以景结情,既是对东坡遗风的缅怀,也是对诗人自己未能完全继承东坡精神的遗憾。
创作背景
刘过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文人志士多怀才不遇的时代,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成就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且其人格魅力也为后世所敬仰,刘过作为南宋文人,对苏轼有着深厚的情感认同与敬仰之情,因此在创作此诗时,他借东坡节之名,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过对苏轼精神的追寻与传承,以及他在那个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