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贫叹
唐·杜荀鹤
早年学诗才得穷,人穷乃复愧诗工。
吟安一字心犹苦,捻断数茎愁欲空。
门巷寂寥车马过,亲朋相顾一无丰。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木逢春犹再发。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仅包含前两句,但为完整解析,此处附上全诗,实际解析将重点围绕前两句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曾数次应举不第,后得友人资助入京应试,仍未中第,遂隐居九华山,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早年学习写诗却落得个穷困潦倒,人穷了反而对诗作不够工整感到羞愧。
(后两句译文略,因重点解析前两句)
释义
“早年学诗才得穷”意指杜荀鹤早年致力于诗歌创作,却因此陷入了贫困的境地;“人穷乃复愧诗工”则表达了他在贫困中反而对自己的诗作不够满意,感到羞愧,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极高追求和对自身现状的无奈。
赏析
这两句诗以自嘲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悟,杜荀鹤通过“才得穷”与“愧诗工”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不懈努力与对贫困生活的无奈接受,这种矛盾心理,既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文人的艰辛与困境。
创作背景
杜荀鹤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杜荀鹤在追求诗歌艺术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无奈,这两句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自己诗歌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与自我抒发,通过自嘲与反思,诗人既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批判。
杜荀鹤的这两句诗以其深刻的内涵、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