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只今宜姓贾,壁间但没挂钱叉。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贾岛讽时

唐·贾岛

处士只今宜姓贾,壁间但没挂钱叉。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追求言外之意,他的“推敲”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为流传,体现了其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

译文

如今隐士(处士)最适合姓贾(假),因为他们的墙壁上除了诗文,什么也没挂,连象征财富的钱叉也没有,不要因为自己的诗作而忧虑它会成为不幸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自然会发出它们自己的声音,不必人为地强加意义。

释义

这首诗通过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贾岛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处士,通常指隐居不仕的士人,这里暗含讽刺意味,认为他们虽名为隐士,实则未必真正超脱世俗,甚至可能只是虚有其名,没有实质性的精神追求,连象征物质追求的“钱叉”都不挂,显得既无物质也无精神追求,后两句则是对文人自身处境的反思,告诫自己不要因为创作而过度忧虑,自然界的生灵自有其生存之道,诗人也应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真实。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首句“处士只今宜姓贾”直接点题,以姓氏的谐音(贾=假)进行讽刺,既巧妙又深刻,次句“壁间但没挂钱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讽刺,暗示处士们连世俗的物质追求都放弃了,却未必真正达到了精神上的超脱,后两句则转而劝慰自己,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个人的仕途不顺和当时社会的浮躁风气有关,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贫病交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当时社会的虚伪和浮躁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通过讽刺处士的虚名,实际上是对整个社会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创作的态度,即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真实,不为外界所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