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一舸顺流东,敏捷如鸿恨不同。全诗是什么?

小星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行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李流谦

飘然一舸顺流东,敏捷如鸿恨不同。

望断天涯芳草绿,思随流水去无穷。

作者简介

李流谦,字无变,号澹斋,宋代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进士出身,曾任雅州教授、成都府学教授等职,他学识渊博,诗文俱佳,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李流谦为人谦逊,性格淡泊,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译文

一叶扁舟轻盈地顺着江水向东漂流,我的思绪敏捷如同高飞的鸿雁,却遗憾不能与它一同飞翔,我望着天边那连绵不绝的芳草,绿意盎然,而我的思绪却如同这流水一般,无穷无尽地向前流淌。

释义

“飘然一舸顺流东”描绘了诗人乘坐的小船在江水中悠然前行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敏捷如鸿恨不同”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思维敏捷,但无法像鸿雁那样自由飞翔的遗憾,暗含了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望断天涯芳草绿”通过描绘天涯芳草的美景,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思随流水去无穷”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思绪的绵长与不绝,如同流水一般永无止境。

赏析

这首诗以江行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首句“飘然一舸顺流东”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了小船在江水中悠然前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氛围,次句“敏捷如鸿恨不同”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后两句“望断天涯芳草绿,思随流水去无穷”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将诗人的思绪与流水、芳草等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意境深远、情感绵长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流谦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面对现实的束缚与压力,诗人渴望像鸿雁一样自由飞翔,但无奈身陷囹圄,只能借助江行这一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思绪,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好与自由,诗人寄托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抗争,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经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