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喜雨
宋·曾几
苏公堤上雨如酥,水满南湖水满湖。
要须一举为霖手,快泻天瓢洗旱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谥号文清,南宋诗人,赣州(今江西赣县)人,与陆游、赵蕃、韩淲并称“江西诗派中兴四大诗人”。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文学成就颇高,尤擅长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流畅,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及景物,抒发爱国忧民之情,他的诗作在当时就广受赞誉,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在苏公堤上,细雨如酥般滋润,湖水因此涨满了南湖及其周边,此刻多么需要一位能掌控大雨的神祇,迅速倾泻天瓢之水,洗净久旱的尘埃。
释义
苏公堤:指杭州西湖的苏堤,由北宋诗人苏东坡主持修筑。
雨如酥:形容雨细腻柔和,如同酥油一般。
要须一举为霖手:意指需要一位能掌控大雨、为民解忧的英雄或神祇。
快泻天瓢洗旱尘:形容大雨倾盆而下,迅速清除干旱带来的尘埃和困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堤上细雨如酥的景象,进而表达了诗人对大雨解渴、洗去旱尘的迫切愿望,诗中“要须一举为霖手,快泻天瓢洗旱尘”两句,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全诗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时期的一个干旱年份,当时,久旱不雨,导致农田干涸,民生困苦,曾几作为一位心系百姓的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期盼,他通过描绘苏堤细雨的美景,寄托了对大雨解渴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能够掌控自然、为民解忧的英雄或神祇的向往,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