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酴醾堕玉尘,尚馀芍药殿残春。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晚春

宋·陆游

已是酴醾堕玉尘,尚馀芍药殿残春。

只愁风雨无多日,收拾芬芳付与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酴醾花已经纷纷飘落如同玉尘一般,在这晚春时节,只有芍药还在独自绽放,为这即将逝去的春天做着最后的点缀,只担心风雨无情,没有多少日子可以欣赏这美景了,于是赶紧收拾起这些芬芳的花朵,留给后人欣赏。

释义

酴醾堕玉尘:酴醾花(一种晚春花卉)的花瓣飘落,如同玉尘一般。

尚馀芍药殿残春:只有芍药还在晚春时节绽放,如同宫殿中的最后一位佳人。

只愁风雨无多日:担心风雨交加,春天的日子所剩无几。

收拾芬芳付与人:赶紧收集这些芬芳的花朵,留给后人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象,通过酴醾花的凋谢和芍药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已是”、“尚馀”等词语的运用,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含蓄,而“只愁风雨无多日,收拾芬芳付与人”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传承。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期许,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晚春景象,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是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遭遇风雨的忧虑,通过描绘酴醾和芍药的命运,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