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却恨向来少,怅望空增别后频。出自哪首诗?

梦梦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别后思

唐·李商隐

追随却恨向来少,怅望空增别后频。

月色映窗寒夜永,花容照镜晓愁新。

孤鸿声里斜阳尽,独鹤归来古木春。

回首天涯芳草路,相思何处寄归人。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曾经追随你的脚步却遗憾相聚时光太少,离别后更加频繁地怅然远望,空留遗憾,寒夜里,月色映照着窗户,拉长了孤独的夜晚;清晨对镜,花容失色,新添的愁绪溢于言表,孤鸿在斜阳中悲鸣,直至天际最后一抹阳光消失;独鹤归来,古木逢春,却难掩心中孤寂,回首望向那遥远的天涯路,芳草萋萋,相思之情该寄往何方,又有谁能成为我的归人呢?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悔和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首联直接点出“追随却恨向来少”,表达了相聚时光的短暂与遗憾;颔联通过“月色”与“花容”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夜晚与清晨的孤独与愁绪;颈联以“孤鸿”与“独鹤”为喻,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相思之情,以及无处寄托的无奈。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月色、斜阳、孤鸿、独鹤)与人物情感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怨的氛围,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彼时他仕途不顺,爱情亦多波折,在一次与心爱之人分别后,诗人深感相聚时光的短暂与珍贵,同时也对未来的重逢充满了不确定与忧虑,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别后思》,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悔和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通过诗歌的抒发,诗人得以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慰藉与释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