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漠漠平芜远际天,青山若个暗霾烟。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隋末唐初文学家、诗人,他性格简傲放达,嗜酒,好弹琴,擅长五言诗,风格朴素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王绩在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但不久便辞官归隐,入唐后,曾任太乐丞,因嗜酒被劾去职,他一生仕途不顺,但诗酒自娱,作品多写山水田园,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译文
在东边的田野上傍晚时分我独自眺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晖,茫茫的原野一直延伸到天边,远处的青山被暮色笼罩,仿佛被一层暗霾所遮蔽,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归来,大家相互看着都不认识,我长啸高歌,怀念起古代的隐士,想要和他们一样隐居山林。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田野景色,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彷徨苦闷的心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漠漠平芜远际天,青山若个暗霾烟”两句,以苍茫的原野和朦胧的青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作结,情景交融,韵味悠长,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日傍晚的田野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尤其是“漠漠平芜远际天,青山若个暗霾烟”两句,不仅写出了原野的辽阔和青山的朦胧,还寓含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忧郁,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王绩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绩在隐居东皋期间所作,当时,他仕途不顺,对现实感到失望和不满,于是选择归隐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田野景色,表达了自己孤独无依、彷徨苦闷的心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