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行路难
朝代:宋
作者:释文珦
从师千里多君志,糊口四方怜我饥。
世路艰难行不易,归心日夜逐云飞。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坎坷,曾游历四方,广结僧俗之缘,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人生感慨与禅意,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作品多收录于《潜山集》中,是研究南宋末年至元初佛教文化与文学的重要资料。
译文
为了追求学问,你不辞辛劳远行千里,你的志向真是令人敬佩;而我为了糊口,四处奔波,生活艰辛,我的饥饿又有谁能够怜悯呢?世间的道路如此艰难,行走起来真是不容易;而我归家的心,却像日夜追逐着云朵的飞鸟,一刻也不曾停歇。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追求学问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艰辛与无奈,诗中“从师千里多君志”一句,赞美了友人不畏艰难、远求师道的志向;“糊口四方怜我饥”一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辛酸与苦楚,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世路的艰难与归心的迫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强烈的情感共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与对自己的同情,诗中“从师千里”与“糊口四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与友人不同的人生境遇与追求,诗人通过“世路艰难”与“归心日夜”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与主题深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文珦游历四方、广结僧俗之缘的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诗人作为一位僧人,虽然远离尘嚣,但同样面临着生计的艰难与人生的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学问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艰辛与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