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才披别后诗,倡余和汝愧犹迟。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外征人

朝代:清代

作者:陈端生

展卷才披别后诗,倡余和汝愧犹迟。

梦魂长逐漫漫月,离恨频随夜夜思。

别后相思人似玉,重逢欢聚鬓成丝。

深情欲诉还休处,怕见前生未了时。

作者简介

陈端生,清代女诗人、弹词小说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乾隆年间,她以创作弹词小说《再生缘》而著称,该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展现了女性的才情与智慧。《寄外征人》是其诗作之一,表达了深沉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

译文

打开书卷刚刚读到离别后的诗作,我回应你的和诗却感到惭愧和迟缓。

我的梦魂常常追逐着那漫漫的月光,离别的愁恨随着每个夜晚的思念频繁涌现。

离别后,我思念的人如同美玉般无瑕,期待重逢时我们却已鬓发斑白。

满腔的深情想要诉说却又止住,害怕面对前世未了的情缘。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离愁,首句“展卷才披别后诗”直接点题,引出对离别后诗作的阅读;次句“倡余和汝愧犹迟”表达了诗人回应和诗的迟缓和惭愧,体现了对情感的珍视和珍视中的不安,后两句则通过梦境、时间、形象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痛苦和对重逢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和前世情缘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离愁,诗人以“展卷”为起点,逐步展开对离别后情感的描绘,既有对诗作的珍视,也有对和诗的惭愧和迟缓,体现了对情感的细腻感知和珍视,诗人通过梦境、时间、形象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痛苦和对重逢的渴望,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生活在清代的女性诗人,陈端生可能经历了与亲人或爱人的离别,这种离别给她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思念,在创作这首诗时,她可能正身处孤独和思念之中,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作为一位才情出众的女性诗人,她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对情感的深刻洞察。

《寄外征人》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离愁,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清代女性的生活和情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