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友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同病同忧有如子,更堪相对两霜髭。
灯前共语情难尽,月下相思意转痴。
万里关山音信杳,一襟风月梦魂迷。
何时共醉梅花下,同赋新诗慰别离。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们同样患病,同样忧愁,彼此间的情谊就像亲兄弟一般,更何况我们相对而坐时都已两鬓斑白,在灯前共话衷肠,情感难以言尽,在月光下思念你,情意更加痴迷,万里关山阻隔,音信全无,我一襟风月,梦中也时常迷离,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聚,在梅花树下共饮美酒,一同赋诗来慰藉彼此的别离之苦。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深厚友情,首联“同病同忧有如子,更堪相对两霜髭”直接点题,说明两人因共同的疾病和忧愁而更加亲近,如同兄弟,且都已年迈,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论是在灯前共语还是月下相思,都充满了难以言尽的情感和深深的痴迷,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美好期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同病同忧”、“两霜髭”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灯前共语”、“月下相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尾联的“何时共醉梅花下,同赋新诗慰别离”则以一种美好的愿景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给人以希望和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疾病缠身而心情抑郁,同时又因为与友人相隔万里而倍感孤独,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深厚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晚年时期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深情厚谊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