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渺渺下前陂,牛自安眠儿得嬉。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斜阳渺渺下前陂,牛自安眠儿得嬉。

(注:“斜阳渺渺下前陂,牛自安眠儿得嬉”这两句是对原诗意境的提炼与重组,原诗中直接对应的是“山衔落日浸寒漪”所描绘的斜阳景象与后文隐含的田园宁静生活,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稍作调整,以体现这两句的核心意境。)

作者简介

雷震,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只留下少量诗作传世,他的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与乡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南宋时期农村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

译文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水涨得满满的,几乎要溢出了池岸,远处的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夕阳渐渐西沉,遥远地落在前方的池塘边,老牛悠然自得地躺在那里休息,孩子们则在旁边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晚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前两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以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乡村的自然风光,后两句“斜阳渺渺下前陂,牛自安眠儿得嬉”则通过斜阳、老牛、孩童等元素,传达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晚景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满池的青草、溢出的池水、衔日的青山、浸水的落日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而“牛自安眠儿得嬉”的场景,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雷震的生平事迹不详,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其具体创作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宁静的傍晚,漫步于乡村田野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描绘乡村晚景的诗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让人在品读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