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胜题诗尚可怀,异时吴楚渺何哉。的解释

春秋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堆胜题诗尚可怀,异时吴楚渺何哉。

江山不改兴亡地,风月常存歌舞台。

野草闲花空满地,夕阳流水自东来。

当年壮志今谁在,独倚危栏一叹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昔日堆胜之地题写的诗篇尚可怀念,但那时吴楚两国的纷争又算得了什么呢?江山依旧,这里是历代兴亡的见证地,风月长存,那里曾是歌舞升平的舞台,如今只见野草闲花遍地,夕阳下的流水依旧向东流去,当年的壮志豪情如今还有谁在?我独自倚靠在危栏之上,不禁发出一声哀叹。

释义

堆胜:可能指历史上某个著名的地点或胜景。

异时:指过去不同的时代。

吴楚: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这里泛指历史上的纷争。

江山不改:山河依旧,暗示历史的循环和不变。

风月常存:自然景色永恒,与人事的变迁形成对比。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一首怀古诗,通过对昔日胜景和吴楚纷争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壮志未酬的哀叹,诗中“江山不改兴亡地,风月常存歌舞台”两句,以自然景色与人事变迁的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当年壮志今谁在,独倚危栏一叹哀”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表现了其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面对北方金国的威胁,无力收复失地,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上书言事均未被采纳,晚年更是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壮志未酬的哀叹,也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深沉情怀和崇高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