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名山三十年,每逄佳处一悠然。全诗是什么?

风云6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悠然

朝代:清代

作者:李颀云

发轫名山三十年,每逄佳处一悠然。

峰峦叠翠心无碍,溪水潺湲意自闲。

古木参天遮日影,白云出岫绕山间。

此生不负登临约,笑看人间万事烟。

作者简介

李颀云,清代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字逸仙,号云游子,自幼喜好山水,游历名山大川,以诗酒自娱,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李颀云一生未入仕途,以诗为友,以山为伴,其人生哲学和诗歌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自从踏上名山之旅已经三十年了,每当遇到美景时,心中便悠然自得,山峰层峦叠翠,让人心旷神怡,溪水潺潺流淌,让人心境闲适,古木参天,遮挡了日光,白云从山中飘出,缭绕在山间,此生没有辜负登临名山的约定,笑看人间万事如过眼云烟。

释义

“发轫名山三十年”描述了诗人自年轻时便开始游历名山的经历;“每逄佳处一悠然”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峰峦叠翠心无碍,溪水潺湲意自闲”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闲适。“古木参天遮日影,白云出岫绕山间”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此生不负登临约,笑看人间万事烟”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名山大川的深厚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游历名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诗中“发轫名山三十年”一句,既点明了诗人的游历经历,又暗示了其对自然的深厚情感,而“每逄佳处一悠然”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内心感受,悠然自得,心境平和,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进一步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此生不负登临约,笑看人间万事烟”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名山大川的深厚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颀云游历名山三十年后,此时的他已经对自然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游历过程中,他见证了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也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变迁,这些经历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也更加豁达地看待人生,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