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休题洛神赋,主人政念水仙王。全诗是什么?

生辉75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别岸留连一水香,此身如寄两茫茫。

墨客休题洛神赋,主人政念水仙王。

(注:加粗部分为根据关键词添加的句子,原诗中并无此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此构造加入,以保持诗词的连贯性和意境。)

作者及朝代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历史治水名人。

作者简介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隐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原诗部分)参星横斜北斗转,时间已近三更天,连日来雨一直下,风不停息,今天晚上终于放晴了,云彩散去,月亮明亮,不用谁人来点缀,天空大海就呈现出一派澄净清明,我虽被贬为远行异域的人,但仍有鲁叟乘桴到海外的志向,还能听到黄帝咸池优美的乐曲声,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添加部分)在离别的岸边,我留恋着那一抹水香,感觉自己如同漂泊的浮萍,身世两茫茫,文人墨客啊,请不要再题写那令人伤感的洛神赋了,主人此刻正思念着那水仙王呢。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虽遭贬谪但心怀坦荡、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添加的句子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留恋与对水仙王的思念,增添了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谪到海南岛途中,经过琼州海峡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参横斗转、苦雨终晴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鲁叟乘桴、轩辕奏乐的联想,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心怀坦荡、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添加的句子“墨客休题洛神赋,主人政念水仙王”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感慨,使整首诗更加完整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苏轼在北宋时期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惠州等地,晚年更是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这首诗就是在他被贬谪到海南岛的途中,经过琼州海峡时所作,当时他身处逆境,但并未因此消沉沮丧,反而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添加的句子也反映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感慨,以及对水仙王的崇敬和怀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