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客中逢故人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客中邂逅能君识,天外飘零孰我知。
一掬酸辛泪盈把,五更风雨梦回时。
故园花发应迟暮,异地人归信已迟。
赖有故交相慰藉,孤灯残月共题诗。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好学,但家境贫寒,一生未得显达,常年在外漂泊,以教书、幕僚为生,黄景仁的诗才横溢,风格独特,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在异乡偶然与你相识,谁能知道我在这天边漂泊的孤独与艰辛?一把辛酸泪盈满眼眶,五更时分在风雨声中惊醒,梦中情景仍历历在目,故乡的花儿想必已经迟暮凋零,而我身在异地,归期也已延误,幸好还有老朋友在此相互慰藉,我们在这孤灯残月之下共同题诗,聊以慰藉彼此的孤独与愁苦。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辛酸,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联“客中邂逅能君识,天外飘零孰我知”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与故人在异乡相遇的惊喜,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孤独感,颔联“一掬酸辛泪盈把,五更风雨梦回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辛酸与愁苦,梦中回到故乡却又被风雨惊醒,颈联“故园花发应迟暮,异地人归信已迟”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期延误的无奈,尾联“赖有故交相慰藉,孤灯残月共题诗”则以与故人共题诗来慰藉彼此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辛酸,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以“客中”与“天外”相对,突出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颔联以“酸辛泪”与“风雨梦”相衬,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苦与无奈;颈联则以“故园花发”与“异地人归”相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归期延误的遗憾;尾联则以与故人共题诗来慰藉彼此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未得显达,常年在外漂泊,以教书、幕僚为生,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异乡漂泊期间,偶然遇到故人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辛酸,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