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惟稻陇有佳色,菜畦苗叶相与昌。的解释

小星75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其四

唐·储光羲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不惟稻陇有佳色,菜畦苗叶相与昌。

园果熟垂垂,村居乐未央。

黄鸟时鸣啭,清音绕屋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储光羲(约707年-约76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储光羲,唐代著名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汜水尉,转安宜尉、下邽尉,后辞官隐居终南山,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乱平被贬,终死于岭南,储光羲的诗多写田园隐逸生活,风格朴实自然,语言清新洗练,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储”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译文

阳光和煦,山河壮丽,春风吹拂,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不仅稻田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翠绿,就连菜园中的菜苗也竞相生长,一片繁荣景象,果园里的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乡村生活充满了无尽的欢乐,黄鹂鸟不时地婉转啼鸣,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屋梁间回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园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首句“迟日江山丽”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春日的明媚与山河的壮丽;次句“春风花草香”则细腻地描绘了春风拂面、花香四溢的温馨场景。“不惟稻陇有佳色,菜畦苗叶相与昌”两句,具体描绘了田园中稻谷与蔬菜的生机勃勃,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丰饶与希望,后两句则通过果园的丰收和黄鸟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田园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质朴与纯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渴望,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储光羲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因安史之乱而饱受流离之苦,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在唐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士人阶层逐渐壮大,但仕途的艰难和官场的腐败也让许多士人感到失望和无奈,储光羲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