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禾已秀半且实,晚禾已作早禾长。的释义

小编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身闲食饱力不胜,岂知田家秋来望。

仓禀无收田畴荒,早禾已秀半且实,

晚禾已作早禾长,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田园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淡雅,自然流畅,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微雨过后,各种花草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一声春雷惊醒了蛰伏的动物,也标志着春耕的开始,农家从此再无闲暇,耕种劳作正式开始,青壮年男子都在田野里劳作,农场的各项事务也都得到了妥善处理,他们劳作归来时天色已晚,便在西涧边饮水喂牛,虽然饥饿劳累,但他们并不觉得辛苦,反而为春雨带来的滋润感到欣喜,仓库里并没有多少余粮,徭役却还未结束,我作为不耕田的人,却享受着来自乡里的俸禄,深感惭愧,自己虽然身体闲散、吃得饱饱的,但体力却大不如前,哪里知道农家秋天丰收的期望呢?仓库里空空如也,田地里也荒芜不堪,早稻已经抽穗,一半已经结实,晚稻也已播种,早稻正在茁壮成长,长吏明知这些情况却不向上申报,反而急于征收赋税,以满足考核的要求。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家春耕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横征暴敛的残酷现实,诗中“早禾已秀半且实,晚禾已作早禾长”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田里早稻和晚稻的生长情况,展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期望,官府却不顾农民的死活,急于征收赋税,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家春耕的繁忙景象,展现了农民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通过对比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横征暴敛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和对官府腐败的强烈不满,诗中“早禾已秀半且实,晚禾已作早禾长”两句,不仅描绘了农田里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农民对丰收的期望和官府对农民生活的漠视,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担任地方官期间,深入了解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现实,他亲眼目睹了农民在官府横征暴敛下的苦难生活,深感同情和愤慨,他创作了这首诗来反映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腐败的现实,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官府的强烈不满,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的根源所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