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卧闻百舌鸣春风,起睇檐间惟见一”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三》,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杂诗三首·其三》
唐·王维
已有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卧闻百舌鸣春风,
起睇檐间惟见一。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右丞集》等传世,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已经有碧山阻隔了我们,可碧山又被暮云层层遮掩。
躺着听见百舌鸟鸣唱春风,起来看屋檐下却只见一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前两句写空间的隔绝,后两句写时间的隔绝,层层深入,把别后相思写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卧闻百舌鸣春风,起睇檐间惟见一”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从卧听到起看的动作变化,以及由期待到失望的心理变化,极具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前两句“已有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用碧山和暮云来象征阻隔和遮蔽,暗示了诗人与所思之人之间的重重障碍,后两句“卧闻百舌鸣春风,起睇檐间惟见一”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失望,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离别之后,对所思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牵挂,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是王维诗歌的一大特点,这首诗正是他运用这一手法,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佳作。
《杂诗三首·其三》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佳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