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携书唤儿曹,坐来和气生发毛。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宋·陆游

有时携书唤儿曹,

坐来和气生发毛。

门巷萧条长绿苔,

故人容鬓各相衰。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有时我会带着书籍呼唤我的孩子们,

一同坐下,和煦的气氛让我们的毛发都似乎感到了温暖。

门前的小巷因少有人迹而长满了青苔,

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也都各自衰老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山居生活中的一个温馨场景,他时常带着书籍与孩子们一同阅读,享受着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故人老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有时携书唤儿曹”,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学者的风范,他乐于与孩子们分享知识,享受亲子共读的乐趣,次句“坐来和气生发毛”,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家庭和睦、气氛温馨的场景,使人的毛发都似乎感受到了温暖。

后两句则转而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门巷萧条长绿苔”,通过描绘门前小巷的荒凉景象,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孤寂与岁月的无情。“故人容鬓各相衰”,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容颜老去的感伤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感慨。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早年曾投身军旅,积极抗金,但后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晚年,他退居山阴,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陆游在晚年时期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描绘与孩子们共读的温馨场景和对故人老去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