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高致犹如此,明日还山乐可知。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客中高致犹如此,明日还山乐可知。(此二句为后人附会或化用,非原诗内容,但为题目所需,故在此情境下构建解析)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译文

(原诗部分)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附加二句)

身在客中尚能保持如此高雅的情趣,明日归隐山林后的快乐可想而知。

释义

原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附加的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回归山林生活的期待与喜悦,认为即便在客居他乡时都能保持高洁的情操,回到山中后的快乐更是难以言表。

赏析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句,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将山村的宁静与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客中高致犹如此,明日还山乐可知”这两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在此情境下,它们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向往,进一步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但其性格冲淡,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功名利禄感到厌倦,向往山林间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它反映了王维晚年时期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而“客中高致犹如此,明日还山乐可知”这两句,可能是后人根据王维的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为了强化其归隐山林的主题而附会或化用的,无论如何,它们都与王维的诗歌精神和人生追求相契合,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