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杨花
宋·王安石
是谁乞与杨花舞,先占东风一月期。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争素姿。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作品以简洁峻切、短小精悍、深刻隽永著称。
译文
是谁让杨花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提前占据了东风带来的一个月的花期?它那高雅的情致已经随着清晨的云朵飘散而去,不再与梨花争抢那洁白的姿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花在春风中飞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杨花高洁品格的赞美,首句“是谁乞与杨花舞”以设问的形式,引出杨花在春风中起舞的情景;次句“先占东风一月期”则进一步强调了杨花提前绽放、抢占春光的特性,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将杨花的高情远致与梨花的争艳夺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杨花的独特魅力。
赏析
这首诗以杨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杨花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的美丽景象,诗人以设问开篇,既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又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杨花的高情远致与梨花的争艳夺宠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杨花的独特魅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杨花的赞美之情,又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安石的变法运动有关,王安石在北宋时期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他的变法运动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和阻挠,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可能借杨花之形象来表达自己不畏强权、坚持变法的高洁品格,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变法运动遭遇挫折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花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的美丽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它也反映了王安石在变法运动中的坚定信念和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