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登楼
宋·陆游
秋行既了登临愿,草草题诗对绿尊。
落日孤城寒笛外,断鸿声里忆江村。
楼头日暮斜阳尽,海角天涯倦客魂。
满目凄凉无限意,西风瑟瑟动寒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秋天出行终于实现了登临高楼的愿望,随意地在绿酒前题写诗句,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孤城,在寒笛声中更显凄凉,失群的孤雁叫声里,我思念着远方的江村,楼头日暮,斜阳已尽,身处海角天涯的我,灵魂感到无比疲倦,眼前满是凄凉之景,心中无限哀愁,西风吹动寒烟,更添萧瑟之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登临高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落日、孤城、寒笛、断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与疲惫。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登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首联“秋行既了登临愿,草草题诗对绿尊”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实现登临愿望后的轻松与惬意,但“草草题诗”又透露出一种随意与不羁,颔联“落日孤城寒笛外,断鸿声里忆江村”通过落日、孤城、寒笛、断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颈联“楼头日暮斜阳尽,海角天涯倦客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疲惫,身处海角天涯,灵魂感到无比疲倦,尾联“满目凄凉无限意,西风瑟瑟动寒烟”以西风瑟瑟、寒烟袅袅作结,更添萧瑟之感,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疲惫,秋日登临高楼,面对眼前的凄凉景象,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他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