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起痴心乘九鲤,莫劳病眼望三韩。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仙

唐·贯休

休起痴心乘九鲤,莫劳病眼望三韩。

云车雨旆欲相迎,肯向人间住岁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贯休(832年-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又能吟诗作画,时称“三绝”,武成王钱镠见而重之,赠号“禅月大师”,有《禅月集》二十五卷传世。

作者简介

贯休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僧人,不仅在佛学上造诣深厚,而且在文学、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常借游仙、隐逸等题材表达自己对世俗的超越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其画作则以佛像、山水为主,笔墨雄健,色彩鲜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不要再痴心妄想乘坐九鲤飞升成仙,也不要让疲惫的眼睛去遥望那遥远的三韩之地,云车雨旆(神仙的交通工具)虽然想要迎接我,但我怎肯在这寒冷的尘世中久住呢?

释义

“休起痴心乘九鲤”中的“九鲤”指九鲤湖,传说中有仙人乘鲤飞升的故事,这里借指成仙的妄想。“莫劳病眼望三韩”中的“三韩”指古代朝鲜半岛的三个小国,这里泛指远方或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仙境的向往,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向往只是痴心妄想,因此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执着。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题,但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和对理想世界的冷静思考,前两句通过“痴心”和“病眼”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渴望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仙境;他又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追求只是虚幻的妄想,无法成为现实,后两句则通过云车雨旆的迎接和诗人对尘世的不留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仙境的向往和赞美,又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冷静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贯休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和挫折,对世俗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作为一位佛学造诣深厚的僧人,他也一直在追求着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游仙的题材,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