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苕溪明月夜,小舟不复为君停。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别苕溪友

唐·许浑

西风萧萧秋意浓,苕溪两岸芦花蓬。

故人此去无归期,泪湿青衫别恨重。

从此苕溪明月夜,小舟不复为君停。

离愁别绪随流水,唯余孤影对寒灯。

(注:“从此苕溪明月夜,小舟不复为君停”这句诗并非直接出自许浑的某首知名作品,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这句诗的风格和情感,创作了一首假托为许浑所作的《别苕溪友》,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译文

西风吹拂,秋意渐浓,苕溪两岸芦花飞舞,友人此去,恐怕再无归期,我泪湿青衫,离别之恨沉重难当,从今以后,在这苕溪的明月之夜,我的小舟再也不会为你停留,离愁别绪如同流水般逝去,只留下我孤独的身影面对着寒冷的灯火。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苕溪边离别的深情厚谊,诗中通过描绘秋风、芦花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无比悲伤,以至于在以后的明月之夜,小舟也不会再为友人停留,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与不舍。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离别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首联以秋风、芦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直接抒发离别之恨,泪湿青衫,情感真挚动人,颈联以“从此苕溪明月夜,小舟不复为君停”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尾联则以离愁别绪随流水逝去,孤影对寒灯作结,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哀婉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假托为许浑所作,实际上是根据“从此苕溪明月夜,小舟不复为君停”这句诗的风格和情感而创作的,在唐代,苕溪是文人墨客常游之地,也是许多离别故事的背景,诗人可能是在某个秋日,与友人在苕溪边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怀念,于是写下了这首深情的离别诗,虽然这首诗并非许浑的真实作品,但它却很好地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离别之情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