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唐·陆龟蒙
草纸抄书传遁甲,竹筩沽酒命添丁。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鸣。
云起山前遮远目,风回林杪动寒汀。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灯照影清。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龟蒙为唐代真实存在的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农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一生不仕,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常泛舟太湖,以诗酒自娱,自编《笠泽丛书》四卷,所作诗文,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及人民疾苦多所反映,愤世嫉俗之情常流溢于字里行间,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
译文
用草纸抄写书籍传承遁甲之术(古代的一种占卜或兵法书籍),用竹筒装着钱买酒,并希望家中能增添人口,闲暇时在石头上观看流水潺潺,兴致来时在花丛间聆听鸟鸣声声,山前的云彩升起遮挡了远眺的视线,风吹过树梢,让寒冷的水边荡起波纹,这里面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只有一盏孤灯映照着我清冷的身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场景,通过“草纸抄书传遁甲”和“竹筩沽酒命添丁”两句,展现了诗人既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抄书学习),又享受世俗生活的乐趣(买酒添丁),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前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假想为陆龟蒙在隐居期间,面对山林美景,有感而发之作,在隐居生活中,诗人既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自由,又难免感到孤独与寂寞,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点滴细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依恋,也透露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内心真正追求的坚守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