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漾池塘碧染衣,阴阴草树绿成围。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

作者:释文珦

漾漾池塘碧染衣,阴阴草树绿成围。

幽禽啼处声声脆,野客闲来步步归。

风定落花闲不扫,雨收云影淡相依。

山居清景谁能识,唯有孤云得共飞。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字潜道,自号寒山,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他一生苦行,不求名利,以诗文自娱,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山水和隐居生活的诗篇,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富有禅意,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池塘的水波荡漾,碧绿的池水仿佛染绿了衣裳;周围的草木茂盛,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荫,幽静的鸟儿啼叫声声清脆,我这山野之人闲来无事,步步归家,风停了,落花悠闲地落在地上,我不去打扫;雨停了,云影淡淡地依偎在天空,这山居的清幽景色谁能识得呢?只有那孤云能与我一起飞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清幽与宁静,首联“漾漾池塘碧染衣,阴阴草树绿成围”通过池塘的碧波和周围的绿树,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颔联“幽禽啼处声声脆,野客闲来步步归”则通过鸟儿的啼叫和诗人的闲步,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享受,颈联“风定落花闲不扫,雨收云影淡相依”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尾联“山居清景谁能识,唯有孤云得共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独爱,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池塘、绿树、鸟儿、落花、云影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世界,诗人也通过自己的闲步与孤云的共飞,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释文珦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选择山居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以诗文自娱,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可以体会到他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