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利浮名挽不来,故山归去恰春回。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隐

宋·陆游

浮利浮名挽不来,故山归去恰春回。

云开日色千峰秀,风定波平万顷开。

野老村居无俗客,渔翁钓晚自徘徊。

人生万事须行乐,莫负东皋一寸苔。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浮华的利禄和虚名我无法挽留,回到故乡时恰好是春天回归,云开日出,千座山峰秀丽如画,风平浪静,万顷水面碧波荡漾,在乡村居住没有俗客来访,渔翁在傍晚时分独自垂钓徘徊,人生中的诸多事情都需要及时行乐,不要辜负了东皋(指隐居之地)上那一寸青苔。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浮名浮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首联直接点明主题,表明自己不为名利所累,选择归隐;颔联描绘归隐后的自然美景,展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颈联通过“野老”和“渔翁”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归隐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尾联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强调要及时行乐,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归隐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浮名浮利的淡泊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浮利浮名挽不来”一句,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超脱态度,而“故山归去恰春回”则暗示了归隐生活的美好和及时,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尾联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强调了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闲居在家,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