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春夜月·近清明
宋·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啼一树声声,惊碎乱春愁梦,正游丝荡漾,芳草萋迷,空锁楼中燕,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料峭东风,还催客梦,一枕离情别绪,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幽期密约,常记恁时、伴伊愁睡。
老去情怀怕别离,年来不作送行诗,柳边沙外,浅斟低唱,谁与招魂,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旧路,尚识得、倚阑干处,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惆怅,声声思故。
作者及朝代
黄孝迈,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南宋时人,词风婉约,善于抒发离愁别绪。
作者简介
黄孝迈,字德夫,号雪舟,宋代词人,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尤其在表达离愁别绪方面,有着独到的艺术魅力,由于生平事迹不详,后人对其了解多限于其词作。
译文
临近清明时节,翠绿的鸟儿在树上声声啼叫,惊醒了春天里纷乱的愁梦,游丝在空中飘荡,芳草长得茂盛而迷离,空荡荡的楼阁中只锁住了孤独的燕子,愁绪刚刚消散,却又像织成的布一样紧密;泪水暗暗擦拭,却又偷偷地滴落,料峭的东风,还在催促着客人的离梦,一枕头的离情别绪难以排解,空闲的窗前,时间漫长,月光清冷,霜花坠落,那些幽会的密约,我常常记得在那时,陪伴着你愁苦入睡。
年岁渐长,情怀已老,害怕离别,近年来已经不再写送行的诗篇,在柳边沙外,浅斟低唱,又有谁能为我招魂呢?烟水茫茫,千里斜阳已暮,群山无数,落花如雨般纷乱,已经不记得来时的旧路,但还记得,那倚着栏杆的地方,留恋不舍,有晚蝉的余韵,时时唱着惆怅,声声都在思念着过去。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愁绪和对过去的怀念,上片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下片则直接抒发词人的离愁别绪,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巧妙地传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词中“老去情怀怕别离,年来不作送行诗”一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恐惧和无奈,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词中还通过“柳边沙外,浅斟低唱,谁与招魂”等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清明时节,面对自然景物的变化,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的离别和美好时光,从而写下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词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恐惧和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些情感都是词人内心真实感受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