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因宿雨十分急,山为凝寒一味清。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9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杨万里

溪因宿雨十分急,山为凝寒一味清。

云气半开新瀑响,人家多住远峰明。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主张抗金,秉性刚直,不附权贵,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等职,因谏阻为宰相韩侂胄亲信所忌恨,终得罪罢官,闲居吉州十五年,光宗时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知建宁府,不久辞官归乡,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逝世,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追赠太子少保。

译文

溪水因为前夜的雨水而流淌得十分湍急,山峰因为凝结的寒气而显得格外清冷,云雾半开之间,新瀑布的声响传来,许多人家居住在遥远而明亮的山峰之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行的所见所感,首句“溪因宿雨十分急”描绘了雨水充沛后溪流的湍急景象;次句“山为凝寒一味清”则通过“凝寒”一词,传达了山间的清冷氛围,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中的瀑布声和远离尘嚣的人家,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山行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溪水的湍急、山峰的清冷、云雾的缭绕以及瀑布的声响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还通过“人家多住远峰明”一句,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归隐自然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山行途中,面对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色有感而发,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仕途的波折或人生的起伏,而眼前的山水景色则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描绘雨后山行美景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艺术功底。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