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闲身不自如,长年借屋客中居。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6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居叹

唐·杜荀鹤

叹息闲身不自如,长年借屋客中居。

四邻各自闭门过,竟日无人到吾庐。

空庭草色侵阶绿,细雨苔痕上壁书。

欲问谁人知此意,夜深明月照窗虚。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生于846年,卒于904年,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曾数次应举不第,后得朱温赏识,入仕为官,但终因性格刚直,不阿权贵,而仕途坎坷,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我叹息自己这闲散的身子不能随心所欲,长年累月地借住在别人的屋檐下,如同漂泊的客人,四周的邻居都各自关起门来过日子,一整天都没有人到访我的住处,空旷的庭院里,草色已经蔓延到了台阶上,细雨过后,青苔的痕迹爬上了墙壁上的书籍,想问这世间有谁能够理解我此刻的心境,只有夜深人静时,那轮明月静静地照耀着空荡荡的窗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无奈的叹息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中“闲身不自如”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无奈与束缚,“长年借屋客中居”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后两句通过描写环境的冷清与孤寂,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赏析

这首诗以“叹息”开篇,奠定了全诗哀婉的基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客居他乡、无人问津的孤独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空庭草色侵阶绿,细雨苔痕上壁书”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更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寂寞,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荀鹤晚年时期,此时他虽已入仕为官,但仕途并不顺畅,加之性格刚直,不善于逢迎权贵,因此常常感到孤独与无助,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自己客居他乡、知音难觅的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