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含关键词版)
剪绡零碎点酥凝,此际谁人著意看。
三杯竟醉醒时晚,卧看春云送日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此处为虚构,因实际历史上“三杯竟醉醒时晚,卧看春云送日斜”并非林逋原句,但为解析需要,我们假设此句出自一位名为林逋的宋代诗人。)
朝代:宋
作者简介
林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假想中以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描绘著称,尤善以梅花为题材,抒发高洁情操与淡泊之志,其作品在宋代诗坛上虽不显赫,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与赞赏。
译文
(第二首)
剪碎的丝绸般的花瓣上点缀着如同凝固的酥油,这样的景致此刻又有谁人会特意去欣赏呢?
我饮了三杯酒,竟至沉醉,醒来时天色已晚,只能躺着观看那春日的云朵缓缓送走夕阳的余晖。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梅花(虽在原文中未直接提及,但结合第一首可推测)及诗人自身的醉态与醒后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纷扰尘世中寻求心灵宁静与超脱的情怀,诗中“三杯竟醉醒时晚”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超脱世俗的意境;“卧看春云送日斜”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悠然自得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三杯竟醉”与“卧看春云”两个场景,巧妙地传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诗中“剪绡零碎点酥凝”一句,以比喻手法形容梅花之美,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而“此际谁人著意看”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暗示诗人虽身处美景之中,却无人共赏的遗憾。
创作背景
假想中,林逋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仕途不顺,生活清贫,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珍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一个春日午后,他独自漫步于山园之中,被眼前的梅花所吸引,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描绘梅花之美与人生哲理的诗篇,诗中“三杯竟醉醒时晚,卧看春云送日斜”正是他借酒消愁、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