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游兰亭
宋·陆游
老来浑不爱春游,来对兰亭烂熳秋。
曲水流觞人已远,夕阳修竹自风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岁已高,全然不再热衷于春日里的游历,却偏爱来到兰亭,欣赏这绚烂多彩的秋日风光,当年曲水流觞、文人雅集的盛景早已远去,只留下夕阳映照下的修长竹林,依旧自有一番风流韵味。
释义
“老来浑不爱春游,来对兰亭烂熳秋”表达了诗人晚年对春日游赏兴趣的减退,转而偏爱秋日的兰亭景色。“曲水流觞人已远”回忆了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会,暗示那些风流人物已成过往。“夕阳修竹自风流”则描绘了眼前景象,夕阳下的竹林虽无人的喧嚣,却自有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开篇,将诗人对春游与秋游的不同态度鲜明地呈现出来,突出了诗人晚年心境的变化,后两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既表达了对往昔文人雅集的怀念,又展现了眼前自然景色的独特魅力,诗人以“夕阳修竹”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含蓄,语言质朴自然,展现了陆游晚年诗歌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陆游此诗创作于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家国变迁,内心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兰亭作为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象征,自然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寄托思绪的理想之地,诗人通过描绘秋日兰亭的景致,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更寄托了对往昔文人风流的追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陆游的笔下,兰亭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