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头终日坐当门,两臂苍龙隐墨纹。全诗是什么?

小星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隐者

唐·李中

垂头终日坐当门,两臂苍龙隐墨纹。

欲问孤云何处去,孤云不语向山昏。

作者简介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9世纪末至10世纪中叶,字有中,江西九江人,南唐升元中,以才学被荐,任淮海尉,后官至水部郎中,他的诗歌多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幽远,在当时颇有名气。

译文

整天低着头坐在门前,两只手臂上仿佛隐藏着苍龙的墨色纹路,想要询问那孤独的云朵将要去往何方,云朵却默默不语,向着昏暗的山林飘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首句“垂头终日坐当门”写出了隐者整日静坐门前的孤寂与沉默;次句“两臂苍龙隐墨纹”用比喻的手法,形容隐者双臂上的纹路如同苍龙隐现,增添了神秘与不凡的气息;后两句则通过询问孤云的去向,表达了隐者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而孤云的不语则更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隐居者的形象,诗人通过“垂头终日坐当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隐者生活的单调与孤寂;而“两臂苍龙隐墨纹”的比喻,则赋予了隐者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后两句通过询问孤云,巧妙地表达了隐者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是一首优秀的田园隐逸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生活在五代南唐时期的诗人,李中可能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对仕途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促使他写下了这首诗,通过描绘隐者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一部分士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