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吴门步屟轻,浮屠唤客入山行。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虎丘

明 · 文徵明

西出吴门步屟轻,浮屠唤客入山行。

千峰万仞无拘束,万象森罗得性情。

剑气横飞凌碧汉,剑光直射斗牛明。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译文

向西走出吴门脚步轻快,佛塔仿佛在召唤客人一同进入山中行走,千峰万仞自由无拘束,万物生长展现着各自的性情,剑气纵横直冲云霄,剑光闪烁照亮斗牛星,归来后饱餐一顿,黄昏之后不脱蓑衣便卧在月光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虎丘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轻装出游,被虎丘的佛塔所吸引,决定登山游览,颔联写山中景象,千峰万仞,万物生长,自由无拘,颈联以“剑气”和“剑光”比喻山中的气势和光芒,形象生动,尾联写诗人归来后的闲适生活,饱餐一顿后,在月光下安然入睡。

赏析

这首诗以游虎丘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西出吴门步屟轻,浮屠唤客入山行”以轻松愉快的笔调开篇,点明了出游的地点和目的,颔联“千峰万仞无拘束,万象森罗得性情”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广阔和生命的活力,颈联“剑气横飞凌碧汉,剑光直射斗牛明”以夸张的手法,将山中的气势和光芒描绘得淋漓尽致,尾联“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则以闲适的生活场景收尾,与前面的游览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徵明游览虎丘时所作,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江南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文徵明作为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他在游览虎丘时,被山中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描绘虎丘美景和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向往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文徵明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向往闲适生活的思想倾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