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脚下是官府,但见面前如渚宫。的释义

风云35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不知脚下是官府,但见面前如渚宫”,这句诗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忍言!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听秦妇吟,闻者心断绝。

……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

自从兵火离西秦,且逐流人到吴郡。

吴郡大城十二门,四边湖水绕罗城。

万家灯火明如昼,十里笙歌醉未醒。

不知脚下是官府,但见面前如渚宫。

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节选至关键词出现部分)

……

刚巧听说有客人从金陵来,说江南的风景与别处不同,自从战乱离开西秦,我随着逃难的人群来到了吴郡,吴郡这座大城有十二座城门,四周湖水环绕着罗城,万家灯火明亮如同白昼,十里之内笙歌缭绕人们还未从沉醉中醒来,我全然不知脚下所踏之地是官府,只看见眼前景象如同渚宫一般繁华,南湖荡中笙歌鼎沸,今夜暂且不要回那画舫之中了。

释义

这段诗句描绘了诗人韦庄在战乱后流落到吴郡(今江苏苏州)所见到的繁华景象,尽管身处异乡,但眼前的繁华让诗人暂时忘却了战乱带来的痛苦,特别是“不知脚下是官府,但见面前如渚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和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同时也隐含了对战乱时期官府无能的批判。

赏析

《秦妇吟》是韦庄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一位秦地妇女的口吻叙述了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和流落到吴郡后的所见所感,这段诗句通过对比战乱前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时期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不知脚下是官府,但见面前如渚宫”一句,以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繁华景象的赞叹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隐含了对官府无能的批判和讽刺。

创作背景

《秦妇吟》创作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前后,当时正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之际,韦庄在战乱中流离失所,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首诗正是他根据自己在战乱中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韦庄不仅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的担当和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