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在唐贤好句中,阑干六曲尽春风。全诗是什么?

小星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亭在唐贤好句中

唐·白居易

阑干六曲尽春风,

亭在唐贤好句中。

山色入帘青霭霭,

水光浮座碧淙淙。

闲吟四句嗟身老,

更对一樽惊酒红。

何日得归同笑语,

此亭兼与故人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曲折的栏杆环绕着六面春风,

这座亭子被唐代贤士的好句传颂。

山色青翠如霭进入窗帘之中,

水光碧绿潺潺浮现在座位之旁。

我闲吟四句诗感叹自己已经年老,

再对着这一樽酒惊觉酒色已红。

何时才能归来与你们一同笑语,

这座亭子也将与故人一同重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对一座亭子的赞美和怀念,首联点出亭子的位置和它在唐代贤士诗句中的传颂;颔联描绘了亭子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颈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酒的沉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与故人重逢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亭子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阑干六曲尽春风”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亭子的位置和春天的气息;“山色入帘青霭霭,水光浮座碧淙淙”两句,则通过色彩和声音的描绘,将亭子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闲吟四句嗟身老”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友情和自然美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游览一座亭子时,他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同时也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感慨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可以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