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读罢黄庭窗户晚,自敲清磬上香镫。
孤云出岫心无系,野鹤飞归梦不惊。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禅意盎然的景致,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宁静淡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读完《黄庭经》后,天色已晚,窗户上映出了黄昏的余晖,我亲自敲响清脆的磬声,点燃香镫(即油灯或香炉),开始夜晚的修行,孤云从山峦间悠然飘出,我的心也随之无拘无束;野鹤归巢,我的梦境也因此不再被惊扰。
释义
“读罢黄庭窗户晚”描绘了诗人读完道教经典《黄庭经》后,天色已暗的情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静。“自敲清磬上香镫”则展示了诗人开始夜晚的宗教仪式或修行活动,清磬声与香镫光共同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孤云出岫心无系”用孤云自由飘荡比喻诗人内心的超脱与自在,“野鹤飞归梦不惊”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境下,连梦境都变得平和无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居修行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读经”、“敲磬”、“上香”等具体行为,展现了自己作为僧侣的日常修行生活,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体悟,诗中“孤云”、“野鹤”等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意境的深远,也寓意着诗人追求的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淡泊,体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精髓。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作为一位僧人,他或许在乱世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寄托,通过隐居山林、修行佛法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山居生活中,于某个黄昏时分,读完经典后,内心有所感悟而创作的,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修行生活,也折射出那个时代许多士人、僧侣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