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眼高历日月,好贤名重满江湖。的释义

生辉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赞隐士

朝代:宋代

作者:李彭

阅世眼高历日月,好贤名重满江湖。

云深林密藏身处,水阔山长引步途。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孤。

作者简介

李彭,字商老,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生卒年不详,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善诗词,李彭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向往隐逸生活的思想倾向,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享有较高声誉。

译文

历经世事,眼界高远如同日月般明亮;喜爱贤才,名声远播,整个江湖都知晓,在云雾缭绕、林木茂密的深处隐居,水阔山长,引领着前行的道路,不向人间争夺宠辱,只将心中的事情寄托给沙洲上的鸥鸟,不知何时将回归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小径孤独而静谧。

释义

首联“阅世眼高历日月,好贤名重满江湖”描绘了诗人历经世事、眼界开阔,且因喜爱贤才而名声远扬的形象,颔联“云深林密藏身处,水阔山长引步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环境,以及他在山水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颈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尾联“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孤”则是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孤独之美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诗中“阅世眼高历日月”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也暗示了他超凡脱俗的眼界,而“好贤名重满江湖”则彰显了诗人对贤才的尊重与推崇,以及他在江湖中的崇高声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超脱,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浓厚的隐逸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彭晚年隐居期间,在历经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后,诗人逐渐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与名利纷争,转而向往一种宁静、淡泊的隐逸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环境与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士人阶层中普遍存在的隐逸思想与文化倾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