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老无闲事上双眉,问着穷通尽不知。
身外无求心自乐,世间何物最堪思。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年老了没有烦心事挂在双眉之间,问起人生的穷困与显达却全然不知。
身体之外没有过多的追求,内心自然感到快乐,这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最值得去思量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晚年闲居时的淡泊心境,他不再为世俗的穷困或显达所困扰,内心平静无求,认为世间万物中,没有比内心的平和与快乐更值得追求的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晚年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首句“老无闲事上双眉”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即年老了没有烦心事,双眉间不再紧锁,次句“问着穷通尽不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人生穷困与显达的淡然态度,不再为此所累,后两句“身外无求心自乐,世间何物最堪思”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与快乐的追求,以及对世间万物的超脱态度。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晚年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晚年时期他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闲居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纷扰,逐渐形成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晚年时期的心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