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涧黄花
宋·张嵲
历寂黄花老涧傍,不因风雨减清芳。
幽姿自得闲中趣,不与群芳竞短长。
作者简介
张嵲(niè),字巨山,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于北宋末年,历经靖康之变,南渡后曾任秘书省正字、著作郎等职,他博学多才,诗文俱佳,尤善史学,著有《紫微集》等,张嵲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时代变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在寂静的老涧边,黄花独自开放,历经岁月沧桑,却不因风雨的侵袭而减少它的清香,它保持着幽雅的姿态,自得于悠闲之中的乐趣,从不与群芳争艳斗丽,比短论长。
释义
“历寂黄花老涧傍”描绘了黄花在寂静的老涧边独自开放的景象,突出了其孤独而坚韧的品质;“不因风雨减清芳”则进一步强调了黄花不畏风雨、保持清香的坚韧精神;“幽姿自得闲中趣,不与群芳竞短长”则通过对比,展现了黄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
赏析
这首诗以黄花为题材,通过描绘其在老涧边的孤独开放和风雨中的坚韧不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追求,诗中“历寂黄花老涧傍”一句,以“历寂”二字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沧桑的氛围,为黄花的出现铺垫了背景;“不因风雨减清芳”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黄花的坚韧和清香,使其形象更加鲜明;“幽姿自得闲中趣,不与群芳竞短长”则进一步升华了黄花的品格,将其塑造成一个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形象,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嵲南渡之后,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和仕途的坎坷不平,他深感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黄花的坚韧和淡泊,来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黄花的形象,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