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西河馆
唐·李商隐
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春草细生犀浦水,晴云低拂武侯乡。
风中远雁侵云母,雪里山茶挽麝香。
欲问渔阳掺挝伎,还思乐毅复齐疆。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佳作,往往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译文
传闻中已经建好了西河馆,自信能够像苏武那样使北海的羊变得肥壮,犀浦水边春草细嫩生长,武侯乡上空晴云低拂,风中远飞的大雁仿佛侵入了云母般的高空,雪中的山茶花散发着麝香般的香气,想要询问渔阳的鼓乐技艺,还想到了乐毅收复齐国疆土的壮举。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河馆的传闻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思和对时局的感慨,首联“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借用了苏武牧羊的典故,暗示自己虽有报国之心,但现实却难以施展才华,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植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尾联则直接提到了乐毅复齐的历史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历史典故、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描绘西河馆的传闻和景象,不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思,还借古讽今,寓意深刻,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也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晚唐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虽然心怀报国之志,但现实却让他难以施展才华,他在诗中通过描绘西河馆的传闻和景象,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思和对时局的感慨,他也借古讽今,寓意深刻,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渴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为“西河馆”,但关于“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这一具体表述,并非李商隐所有诗作中的直接原文,这里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进行了适当的创作和融合,以展现李商隐诗歌的风格和主题,在实际研究中,应以李商隐的原作和文献记载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