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老叹
唐·杜甫
壮心久零落,白首自蹉跎。
天下风云气,山川壮丽多。
有口无辞可奈何,不堪垂老尚蹉跎。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原诗中“不堪垂老尚蹉跎,有口无辞可奈何”两句的顺序在部分版本中可能有所不同,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按指定顺序排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年轻时的壮志早已消逝殆尽,如今白发苍苍,还在虚度时光。
天下的风云变幻,山川的壮丽景色,都让我感到无比感慨。
心中有话却难以言说,无可奈何,无法忍受自己垂老之年还在虚度光阴。
一生都在吟唱苦难的诗篇,却未曾遇到真正理解我的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己晚年境遇的感慨和无奈,他年轻时有着宏伟的抱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抱负逐渐消逝,只留下无尽的遗憾和空虚,他感叹天下的风云变幻和山川的壮丽,却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什么,只能默默承受,他心中有千言万语,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言辞来表达,只能无奈地接受自己垂老蹉跎的现实,他感叹自己一生都在吟唱苦难的诗篇,却未曾遇到真正理解他的人,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充满了深沉的感慨和无奈,诗中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壮志和晚年的蹉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人也通过描绘天下的风云和山川的壮丽,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些美好的事物却与诗人的现实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当时他身处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时代,自己的生活也充满了艰辛和困苦,他年轻时曾有过宏伟的抱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的打击,这些抱负逐渐消逝,在晚年,他深感自己无力改变什么,只能默默承受生活的苦难,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