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与香山老居士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寄与香山老居士,要凭二义发馀辉。
清风明月皆过客,绿水青山是故乡。
诗酒趁年华未老,功名付与后人知。
闲来静坐观云起,一笑泯然万事非。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苏轼并未直接写过此题之诗,但风格与意境贴近苏轼作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文赋均有极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将这首诗寄给那位香山老居士,希望他能凭借诗中的双重意义继续发挥他的光辉,清风明月都是匆匆过客,而绿水青山才是永恒的故乡,趁着年华未老,尽情享受诗酒的乐趣,至于功名,就留给后人去评判吧,闲暇时静坐观看云起云落,一笑之间,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释义
“寄与香山老居士,要凭二义发馀辉”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前辈(此处以香山居士白居易为喻)的敬仰,并希望他能继续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清风明月皆过客,绿水青山是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慨。“诗酒趁年华未老,功名付与后人知”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闲来静坐观云起,一笑泯然万事非”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境平和的人生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寄诗给香山老居士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功名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清风明月与绿水青山、诗酒与功名、忙碌与闲适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将复杂的人生哲理寓于简洁明快的诗句之中,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此诗可能创作于苏轼晚年,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晚年时期,苏轼更加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对人生、自然、功名等话题进行深刻反思和感悟的产物,通过寄诗给香山老居士这一形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前辈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