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颂云居士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宗杲
写去欲云居士颂,信来如续祖师灯。
心光自照三千界,法雨均沾万亿生。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汀。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清。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53年),宋代高僧,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是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的著名禅师,他生于江苏宜兴,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广参名师,终成一代宗师,释宗杲禅师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己任,其禅风峻烈,主张“看话禅”,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
译文
我写下的这首诗是对欲云居士的颂扬,你的来信如同接续了祖师传承的法灯。
你的心光照亮了三千大千世界,你的佛法如雨般滋润了万亿众生。
你不与世俗之人争宠夺利,只将心事寄托于那宁静的沙洲。
不知何时你将归隐于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清风徐来,小径自是一片清幽。
释义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欲云居士的敬仰与赞美,首联“写去欲云居士颂,信来如续祖师灯”点明主题,即作者为欲云居士写诗颂扬,而欲云居士的来信则如同接续了禅宗祖师传承的法灯,寓意其佛法高深,能够传承禅宗精髓,颔联“心光自照三千界,法雨均沾万亿生”进一步赞美欲云居士的心光普照、佛法广被,颈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汀”则展现了欲云居士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尾联“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清”则是对欲云居士归隐生活的美好想象与向往。
赏析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欲云居士的敬仰与赞美,又展现了禅宗高僧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品质,诗中“心光自照三千界,法雨均沾万亿生”一句尤为精彩,既体现了禅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广阔胸怀,又展现了佛法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全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领悟与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宗杲禅师与欲云居士之间的交往有关,作为禅宗高僧,释宗杲禅师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欲云居士,欲云居士可能是一位对禅宗有着深刻领悟与修行的居士,其来信或诗作可能触动了释宗杲禅师的心弦,从而激发了他创作此诗的灵感,通过此诗,释宗杲禅师不仅表达了对欲云居士的敬仰与赞美,也传递了禅宗精神的核心价值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