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虚舟
唐·韦应物
萧萧落叶送寒声,江上秋光动客情。
何必东皋是三径,此身天地一虚舟。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7年,卒于公元79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美好,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在诗歌创作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其诗作往往蕴含着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萧萧的落叶送来了秋天的寒意,江上的秋光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何必一定要去东皋寻找那三径小路呢?我这漂泊的身躯,就像天地间的一叶虚舟。
释义
“萧萧落叶送寒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落叶纷飞,寒风瑟瑟,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江上秋光动客情”则进一步点明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秋光映照下的江水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何必东皋是三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刻意追求隐居之地。“此身天地一虚舟”则形象地比喻了自己的漂泊无依,如同天地间的一叶虚舟,随波逐流。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落叶、秋光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以“虚舟”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的淡然态度,诗中“何必东皋是三径”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超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心情低落之时,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更是过着隐居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秋景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虚舟”这一形象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