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郑二员外
唐·杜甫
羁旅推名姓,才贤出辈流。
朗吟惊四座,清啸动三洲。
紫诰仍兼绾,彤庭喜再游。
帆樯离浦岸,雨雪暗江楼。
兴尽才无闷,愁来鬓易凋。
气冲星象表,词压众英豪。
太史已应飞急奏,文星偏傍使星高。
舟中吾甚乐,勿怪迟回留。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被誉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
译文
在这漂泊的旅途中,你的名声早已远扬,才华出众,超越同辈,你的吟诵之声能惊动四座,清啸之音能撼动三洲,你手持紫色的诏书,身兼数职,再次荣幸地游览皇宫,船帆离开浦岸,雨雪笼罩着江边的楼阁,兴致尽时你才不觉得烦闷,但愁绪来时鬓发却容易凋零,你的气概直冲星象表,你的文辞压倒众多英豪,太史应该已经飞速上报了你的功绩,你的文星紧紧伴随着使星高悬,我在舟中感到非常快乐,不要奇怪我为何迟迟不愿离去。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为送别友人郑二员外而作,诗中高度赞扬了郑二员外的才华、名声和功绩,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世界。
赏析
“太史已应飞急奏,文星偏傍使星高”这两句诗,是杜甫对郑二员外的极高赞誉,太史指朝廷的史官,这里借指朝廷;飞急奏意味着朝廷已经迅速知道了郑二员外的功绩;文星指文才出众的人,这里指郑二员外;使星则指朝廷的使者或高官,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郑二员外的才华和功绩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同时也表达了杜甫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杜甫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根据诗的内容和杜甫的生平经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时期,当时杜甫已经历了人生的诸多坎坷和磨难,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郑二员外,在送别友人之际,杜甫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和人生哲理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