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戟渐销农器出,人家只识劝农官。的释义

小星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乐

唐·韦应物

剑戟渐销农器出,人家只识劝农官。

昼耕夜绩麻枲事,村巷桑麻映夕岚。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作风格淡远清新,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与王维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剑戟等兵器逐渐消失,农具开始出现在田间地头,村民们只知道尊敬和追随那些劝导农耕的官员,白天耕田,夜晚绩麻,家家户户都忙于农事,村庄的小巷和田野间,桑树和麻田在傍晚的岚雾中交相辉映。

释义

首句“剑戟渐销农器出”描绘了战乱平息、和平降临后,兵器逐渐被收藏起来,而农具则重新出现在田间,象征着社会从战乱转向和平,农业生产得以恢复,次句“人家只识劝农官”则反映了在和平时期,村民们对负责农业推广和指导的官员的尊敬和依赖,体现了农业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战乱平息后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对农具与兵器的对比,以及村民对劝农官的尊敬,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诗中“昼耕夜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农民勤劳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田园生活的质朴与美好,而“村巷桑麻映夕岚”一句,则以优美的画面,将田园风光与农民生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创作背景

韦应物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仍有战乱和动荡,诗人本人也曾经历过仕途的起伏和生活的变迁,对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担任地方官职期间,亲眼目睹了战乱平息后农村生活的恢复与繁荣,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农业生产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